Facebook Twitter Gplus Flickr LinkedIn YouTube Google Maps
formats

詩與陶的生活藝術~蔡梅芬

2019/08/29   牛樟哥 。汐止報導

作者:林正國

居家藝術化本期討論自己創作擺飾品來達到藝術化的目的方法,筆者一直在推展的在家玩庫泥就是這個概念,在家玩庫泥就是工作室的一種,查一下文獻,世界上類此方式歷史進展,從1939年在美國加州的一個工作室惠普,1972年在台灣的客廳即工廠,1996年的SOHO族及其後演變而成的Coworking Space,2010年後現代的團隊工作室也在台灣重復起來,這時它是提供微薄工資貼補家用,與1972年客廳即工廠等於在家開公司工廠的機能決然不同。茲分別敘述於下:

車庫工作室

1930年代許多偉大的事業都是從車庫開始的,Business Pundit 介紹了很多家始於車庫的大公司,這其中大部分都是科技公司。五個車庫誕生美國五大傳奇公司即 惠普(1939) ,迪士尼,蘋果,谷歌,亞馬遜。前面四家都在加州,亞馬遜則在華盛頓,車庫大都是父母的或朋友家的。車庫工作室出現在台灣的夢想是 “打造一個提供台灣國中小階段教育特種部隊所需工具的平台,並逐步影響翻轉台灣的體制內教育。(https://www.garageestudio.org/ 車庫工作室)說 ” 基於兩個理念,Clayton  Christensen的 “上帝衡量我的人生,不是用金錢,而是我可以幫助多少人,變成更好的人 “。及Ken Robinson的 “教育應徹底轉型,從學校的標準化教育轉變為個人化學習,並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,讓孩子發揮自己的長才。

車庫工作室的動機是

工業革命後的教育體制背後,源於需要更有效率的培養各產業所需人力,將知識更快速普及傳播給大眾。但數世紀來,其教學方式通常以工廠生產線大量複製、單一標準的教科書單向灌輸概念,早已不合時宜。
因此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體制內外的教育者嘗試利用發現、探索的專題式跨科際(trans-disciplinarity)學習來翻轉教育,面對這股教育新浪潮與世界村公民各類議題的新挑戰,哈佛商學院管理大師克里斯汀生(Clayton Christensen)曾用其「破壞式創新」理論檢視現有教育體制,提出要撼動並改變運行數百年的學校模式並不容易,教育要能真正創新,需要組織特種部隊的看法”。預祝台灣車庫工作室成功達標

 客廳即工廠

台灣的客廳即工廠,於1972年代創造台灣經濟奇蹟,過程離奇讓各個家庭工廠的小老闆,成為公司工廠的大老闆,從業人員也從家庭走入公司工廠,四十年光景不到,從勞工意識抬頭,世界經濟結構競爭結果,老闆在世界各地找工廠,如大陸、東南亞、非洲等。如今有跡象顯示重回台灣這塊起源地,又以家庭即工廠模式,一樣以婆婆媽媽為基本的團隊,只是,近幾年的模式卻只能提供微薄家用貼補。

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,臺灣的經濟結構在1960年代發生變化,改以農業培養工業,原本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模式要改以工業為主。在1972年,謝東閔擔任臺灣省主席之後,中小企業也開始發展,他為了帶動農村經濟,倡導「客廳即工廠」運動,鼓勵家庭代工,擴大外銷,也為臺灣帶來了經濟的興盛。台灣也在該年度,工業就業人口首度超過農業人口。媽媽和隔壁鄰居一起帶著子女圍坐著方桌板凳,一邊聽著電視、一邊忙著手邊的簡單手工工作,周圍地方擺放著耶誕燈、鑰匙圈、成衣的零件與半成品,多半是從工廠批發來的零工,製作成半成品後再送回工廠去,論件計酬,賺取之間微薄的手工錢,積沙成塔,以補貼家庭開銷。在石油危機、國際物價騰升的大環境下,低廉的工資、不斷擴充的勞動力,使臺灣成為新世界工廠,以代工、製程產業為主的中小企業因而興起活躍,「客廳工廠」可說是臺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,彰化社頭鄉的襪子王國,和美鎮的雨傘王國,大概也都是這樣建立起來的。

這種模式創業門檻很低,十幾萬就可以有一家工廠。大老闆不必投資大廠房、各式機器設備,因為有眾多衛星小廠,各自負責不同零件,大家除了是街坊鄰居,也是事業夥伴關係。小老闆在家工作,省下交通往返、兼顧家庭,自己控管生產,看見工作成果、並分享合理利潤。而且只要自己夠勤奮努力,可以投資升級,規模愈做愈大,有無限的光明遠景。「斯土斯民台灣的故事(https://the.nmth.gov.tw/nmth/zh-TW/I)」

SOHO族

本題採用「何謂SOHO族?(飛毛設計工作室,2013)」一文重點摘錄~~ SOHO 起源於美國,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縮寫,意指小型的家庭辦公室成員能夠在家上班,工作時間自由,就是在於工作時間能夠自我調配和掌控。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玩,然後自己決定時間自己決定收入,反面來思考,SOHO族二十四小時的生活,也都陷入工作的情境當中,隨時都是上班時間。要「如何去好好經營自己的工作與生活,是當個SOHO族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。

SOHO族成功的必要條件

擁有自信是SOHO族成功的必要條件,唯有自信才能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抉擇時,展現出果決力和十足的信心。為成功的SOHO族下了一個註解:「規則是留給平凡人在用的, SOHO族它的特色就是沒有一定的規則,每個SOHO族也都自認自己不平凡,所以自信是一個成功的SOHO族重要的條件。」

根據調查結果 SOHO分布以北部為主,承接企業委託案的SOHO。主要分佈在台灣北部,為57.61%,其次分別是南部、中部等,比較特別的是來自於中國大陸與其他海外國家的SOHO,也在搶食企業委外的大餅,合計約佔一成的比例。 而SOHO的年紀主要集中在21~40歲,佔全體90.08%。此外,SOHO族的工作型態則以工作室為最多,這可能是因為SOHO為了工作時方便互相支援之故。 這兩年內SOHO的人數成長幅度相當大,當問及從事SOHO工作的時間時,則發現在全體受訪者中,高達六 成的人從事SOHO工作的時間在兩年以內(2013~2015)換言之,這兩年內SOHO的人數成長幅度相當大。而進一步詢問擔任SOHO工作的原因後則可歸為兩大因素:
第一,現代人的價值觀的改變,想做自己想做的事、喜歡挑戰、不愛被管等。
第二,與總體經濟狀況有關,增加外快、找不到正職工作等。
根據調查從事資訊相關類的最多,約21.39%,其次是文字工作類,佔19.14%,第三則是術設計類,為18.22%。

SOHO的行業別

SOHO族工作時間自由﹑地點隨興,收入高低則由自己決定。與上班族最大的分野是,工作與生活不再明顯切割,辦公室與居家二合為一,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可能發展成SOHO的形態,尤其是服務業。 就行業屬性而言,SOHO大致集中在五大領域︰

1. 創意 SOHO 如文字工作者、 設計工作者、廣告、音樂創作、攝影、口譯…等。

2. 資訊 SOHO 軟體設計、網頁設計、多媒體、系統維護…等。

3. 諮詢 SOHO 顧問、講師、心理諮商、企劃、公關等以溝通取勝的行業。

4. 業務 SOHO 上述三種類型的 SOHO 係以提供專業服務為主,多半需具備一定學經歷及專業口碑。而業務人才由於工作收入、時間及場所具高度彈性,也適合以 SOHO 方式從事。例如傳銷、保險、房仲……等 。

5. 開店 SOHO 銷售商品或服務,守株待兔等客戶上門。開店 SOHO 又可分為獨立開店與加盟兩種。一般人嚮往開店的行業大致以咖啡餐飲、花店、租書漫畫、補習班等為主。網上開設虛擬商店也成了新興的 SOHO行業。

SOHO 的四種型態

按照開業性質來區分,如果按照自主程度區分,SOHO 族又可分為四類:

1. 創業SOHO: 自組十人以下的小公司,或經營小店面,或加盟店主。適合雄心萬丈並有經營領導才能者。

2. 自僱SOHO:在家工作或開個人工作室,一人身兼老闆及夥計,不給人請也不請人。例如文字工作者、藝術工作者、顧問、仲介、傳銷及保險從業員等,適合具專業素養又愛好自由的人。其他如專業的現場口譯,講師及安親班和手工藝等。

3. 兼差SOHO: 利用下班時間在家兼差的上班族。

4. 在職SOHO:在家工作的上班族。利用電話或電腦與所屬公司連線進行工作的電子通勤族。美國的AT&T、IBM、HP等公司早已讓部份員工以自宅為工作據點。台灣的HP惠普公司也從今年起實驗在家上班制度。

結論

創業SOHO是屬於Small Office。自僱SOHO、兼差SOHO及在職SOHO則多半以Home Office為主。SOHO這種時髦的工作方式,已經變成世界性的趨勢。
根據1997年最新統計,在美國已有5200萬SOHO族,佔全部就業人口40%,每年更以5%速度成長。台灣的SOHO情結也已逐漸露出端倪,預計1997年底以前, 將佔總工作人口的五分之一。根據SOHO甦活雜誌1997年所做「SOHO工作趨勢調查 」台灣每十人當中就有七個人對SOHO心嚮往之,而有17%自認為符合前述四種SOHO族的定義之一。(資料來源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05011701975)

 SOHO作為一種時尚、輕鬆、自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,既可以專注一職,也可以是兼職工作,都可以自豪的稱自己是SOHO一族。於是,我們更願意把SOHO叫成Super Office (and) Human Office,即超級的辦公室、人性化的辦公室。(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zh-tw/news/y8262xb.html  SOHO族與上班族最大的不同是工作與生活不再明顯的分割,辦公與居家合二為一)

成為SOHO族要具備哪些條件?

1、必須是一個能主動工作的人。2、應該是一個能夠獨立完成工作的人。3、必須是一個做事計劃性很強的人,懂得維持工作與生活方面的平衡。4、能夠控制工作的進展程度。5、應該是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人。6、擁有管理事務的能力。7、具備出眾的專業能力。8、良好的人際關係與資源。資深的工作者最適合從事SOHO一族。9、幕後的支援–財力。有穩定的財力作後盾,會使你創業的初期無後顧之憂。10、有精良的工作設備。11、儲備至少3個月的生活費用。以備在生意淡季時生活無憂。12、定期回顧工作情況。看看有沒有完成預定計劃,能否再作進一步的提高,然後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制定一個新的目標。

2010年代的台灣 「今非昔比,客廳又變工廠」60年代是早期台灣經濟起飛的重要時期,當時家庭代工相當盛行,政府還大力推動「客廳即工廠」,讓家家戶戶的客廳就像個小型代工廠一樣。三、四十年過去了,如今大環境景氣不好。 (華視新聞雜誌2012.7.11.報導)

 筆者建議,自僱SOHO

在家工作或開個人工作室,一人身兼老闆及夥計,不給人請也不請人。例如文字工作者、藝術工作者、顧問、仲介、傳銷及保險從業員等,適合具專業素養又愛好自由的人。其他如專業的現場口譯,講師及安親班和手工藝等。或者在家附近的團隊工作室或者社區大學學得技術技巧之後,回到家裡做一個自僱的SOHO族,精煉技藝,透過次級團體參與,讓團員知悉自己的產品,逐一推銷出去,成為一個快樂的在家工作者。

蔡梅芬就是這樣一位實踐家,本期特別介紹蔡梅芬如何在建構自己的興趣藝術化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
在家設立玩陶工作室提供居家藝術的蔡梅芬

~在家也能玩庫泥~ 只需一坪地大小,家人團聚,就能盡享天倫之樂。我們三代同堂,圍著一張攤平的紙箱,席地而坐,手裡都捏著一團土……。那時,我還沒老到要扶持,你們,也沒大到不習慣被牽住,我們大手牽小手,席地玩土。也許,憶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,相隔已是多年,

蔡梅芬

蔡梅芬2019年3月,楊英風美術館庫泥燒首展

那一天,我們以緊握的手,用力,說我愛你。 ~蔡梅芬~

她因緣際會的在2018年三月加入庫泥燒願景團隊,2018年六月左右,參加長安國小五堵陶藝實驗中心工作者/營運者;庫泥燒實驗室研究員施茂智老師團隊的志工,開始對陶有興趣而努力學陶,半年之後已可以擔當接案講師的任務了。

蔡梅芬簡介

蔡梅芬1963年出生台灣台北,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,曾任職於新北市三重區公所、石碇中學,2016年出版詩集 “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“ 2018年出版詩集 “凝視的背影“ 2018年元月~5月,晴語會館~詩人與你相約講座,2018年3月加入庫泥燒團隊,弘鶯陶創意發展研究中心陶藝老師,新北市社會局重建中心外聘陶藝講師,2019年3月,楊英風美術館庫泥燒首展。

陶藝師承:曾獲頒西班牙亞拉岡現代藝術獎、新北市藝術教育貢獻獎、全國青年陶藝獎的施茂智老師。

現任:弘鶯陶庫泥燒創意發展研究中心老師。

2013年從臉書朋友的攝影作品起生靈感,付予詩歌到2017年前後出版兩本詩集「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」與「凝視的背影」。過程艱辛就如她本人的覺察「我想只是為了與自己相遇…… 現代人長期處於壓力,靠著物質滿足慾望,來作為暫時舒緩的方式。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,有時帶來的卻是身心更多的不協調,反而慢慢成為“厭世“的心理狀態。連我自己也不例外。6年前,當我正苦於尋找生命答案,偶然看到一支印度旅遊影片,所見竟是一場人性美醜之間的拔河。當天真男孩滿懷雀躍在恆河跳水比賽,展現的是青春生命的飽滿姿態,而另一頭正焚燒著大體,一具具送入人生終點,化為輕煙一縷。我

有感於這麼短的距離之間,竟是“人生“最誠實也最無情的示現。我想著,之後的每一天每一刻,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自己的生命?直到開始用文字寫詩,詩

是“寺中之言“,有其莊嚴清明,那美好讓我大夢初醒,將內心的自己從最深處的恐懼與各種關係中,重新認識自己,領悟生命的意義。原來,每個人都不是別人眼中看來的那般堅強,總是堆疊許多外在的成就,來掩飾生命裡不敢直視的恐懼。而“詩“(寺中之言)卻能智慧拆解,從身處問題的核心裡,找到各自的答案,假如有一種良藥,可以治內心的痛苦和疑惑,我的選擇是寫詩,對我而言,將是最 好的療癒指引。 然而,在2018年三月當我偶然認識了庫泥燒後,我又從一位詩人,轉型成為陶藝老師,一方面除了推廣庫泥,幫水庫消淤很有意義,另一方面則是我感覺陶土裡,有我詩的靈魂。當我捏著陶土,聞著風裡的泥香,我同樣也能作夢,打造自己的秘密花園。所以,我願意把一切交付給時間, 讓自己從一個故事走進另一個故事。 我是一開始玩土,便接觸庫泥,其實是不懂分辨它與一般陶土有何不同,只是慢慢我戀上它結構的複雜元素,造就它不可逆的變數,出窯時的驚喜和時而的驚嚇。那過程讓我體悟世間人情來去匆匆 ,到最後,我們都是那個撿拾故事的人,儘管都是各自帶著使命到人間,終究還只是在熙攘中,探尋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而生命便是一個不斷學習與修練的過程。活到老學到老,心靈有源源不絕的活水,對萬事萬物就永遠心懷感謝,由繁入簡而富有」。

 詩人工藝家的陶自慢

很久很久,這樣的夜,我不敢翻越,在時間的容顏裡,與你擦身而過,就這樣,停留在最難懂的地方…… ~蔡梅芬~

斜午的光,穿透露台與窗之間,像一頁斑斕的文字被風攤掠,拋擲,摻和著歷史拐彎處的幽冥的線條,盤上一枚黑陶的舞蹈和停歇 。光,是斑斕的,陶甕深處慢下來的,是手感和眼神,故事才開始,從沒遠去,故事在架構,是一條條迴轉的思緒,藏在歲月剝落的雲紋裡,或者雨巷更深處,攜著拂過金柳的風,我拾起那一片雲彩,璀璨了詩的星空 ~蔡梅芬~

禪~是內心的真實體驗,禪~即是開悟的時候……。 也許,直到一些珍貴的時刻成為了回憶,人們才會真正意識到它的價值所在,就像此刻我用文字記載了我的陶作器物。 一段書寫與記錄,可以是自己的一大步;從混沌中,睜開了眼睛,美,於是有了可追尋回溯的指引,或者……歷史。

手感撫觸是最迷人的知覺,只有關閉視覺干擾,心的感受,才能純粹。一只陶壺握在手裏,方能體會,這茶香走過的,溫潤的歲月。這時梅雨天空灰灰的,我仍愛在窗前對著雲雨發呆。 喜歡喝茶、吃點心,欣賞一切美好事物,品味生活的真諦。原來,快樂是源於一個人的態度,不苟且的當下和日常,就是詩和陶土……以及遠方。

禪繞是一種「不評價」(nonjudgmental)富含禪意的自我。因為在排序的過程中不假思索,就像我們的人生不重來一樣,得把纏繞用平衡的方式去圓融;而那些不能圓融的,每撮泥條,每個佈局,都是一種意識的展開,也是一種和自我共處的可能。如實而如是地接納自己,接納那些好與壞,錯誤與美麗。

小的時候,喜歡閱讀詩詞,長大後才明白,賞析都只是別人的感覺。 好的詩詞,該直接感受它的真情原味,就像這只茶托,也該讓茶托,自己去說……

一直以為陽光古老,原來,古老的是時光。 陽光下的古老記憶,是永遠清晰的,記憶中的某些場景,也總是,無所遁形。 而我,只是偶爾自路邊走過。委地的一方泥土,從此翹首,把暮暮,看成朝朝……。

(一)「自慢」隱含了一個人一輩子的承諾及永遠的追逐,才有機會形成最拿手的「自慢」。「自慢」是每個人一生的榮譽也是心靈的認同。

(二)「自慢」是追根究柢的研究、學習與永不停止的反覆練習,才能形成。這可能是畢生的苦功。

(三)「自慢」是自己最拿手的絕活,是壓箱底的工夫,但並沒有驕傲自大的意思,反而有一點野人獻曝的謙卑,展現「自慢」是期待呈現最完美的自己,讓別人得到最大的滿足。 努力,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、找到自己的價值,服務別人、奉獻社會;同時也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生存方法。「自慢」就隱含了所有的意思,我們一輩子追逐「自慢」、培養「自慢」、揮灑「自慢」、奉獻「自慢」、販賣「自慢」,用「自慢」聯結外在世界,也用「自慢」彰顯每一個人的價值。

~在家也能玩庫泥~ 只需一坪地大小,家人團聚,就能盡享天倫之樂。我們三代同堂,圍著一張攤平的紙箱,席地而坐,手裡都捏著一團土…… 那時,我還沒老到要扶持,你們,也沒大到不習慣被牽住,我們大手牽小手,席地玩土,也許 憶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,相隔已是多年,那一天,我們以緊握的手,用力,說我愛你 ~蔡梅芬~

偶爾,經常追逐情境的夢,卻總也遍尋不著。 時間,慢慢會讓那夢,成為心中最美的樣子。 看的是書,讀的是世界;夢的是詩,沏的是茶,品的是生活……。 ~蔡梅芬~

 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Home 生活藝術 詩與陶的生活藝術~蔡梅芬